长江日报讯(记者李佳 通讯员吕依铭)清晨7时40分,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华工激光)的车间稍显冷清,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软件工程师许天睿已经站在了调试台前。屏幕上跳动着免示教激光清洗设备的实时数据——这是他最近放在心头的项目,要让机器视觉系统“看一眼”工件,就能自动完成清洗路径规划,不用人工提前示教,他和团队一遍遍调试参数,优化算法识别率。
许天睿兴奋地说,引入人工智能后,车间里的工人不用再对每个零件进行烦琐的示教操作,只需要在软件上点击几个按钮,就可以轻松完成激光清洗作业,效率大幅提升。
“代码敲的,是‘中国智造’的进阶密码。”许天睿语气里藏着5年沉淀的底气。
2021年,“十四五”开局。国家规划明确突破高端装备核心技术,华工激光正全力啃下激光装备领域的硬骨头。这一年,许天睿从深圳回到武汉,带着3年软件研发经验入职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,扎进了企业最吃劲的技术攻坚战场。
真正让他“破茧”的,是自研3D视觉轮胎模具自动清洗系统项目。这是华工激光首次涉足3D视觉领域,没有成熟方案可抄。
“最关键那两周,我们凌晨两点还在对比参数,就为把识别率从90%再提高1个点。”他记得,有次算法卡壳,团队围着设备蹲在地上讨论,汗水把工牌浸得发皱,终于摸透了不同模具纹理的识别逻辑。
2024年初项目落地,不仅填补了企业技术空白,对各种型号的轮胎模具,基本能够达到100%识别率,更让华工激光高端清洗装备在模具清洗市场打开局面。截至2025年,仅这套系统就为企业带来超5000万元订单。
5年里,许天睿从“跟着前辈干”变成“牵头做项目”;2022年,他带4名员工完成激光加工坡口套料软件的研发,解决了其中转角过渡的关键问题,技术达到业界领先水平。2023年,他又参与三维五轴切割编程软件研发,直至2024年,他参与的各类工业软件累计为企业节省外采成本超1000万元。
而华工激光的成长,也刻着他的印记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企业高端激光装备软件系统自研比例从20%提高至95%,其中多台设备搭载的正是他参与研发的控制软件。
“初入华工激光,我眼里的前辈们都在‘移山’:几十年一代代坚守,就为把一件事做透。”许天睿感慨,“这5年,我从旁观学习,到成为‘移山’队伍的中坚,现在还带着新人一起攻坚。个人成长嵌着企业创新的节奏,企业突破裹着每个工程师的坚守,这是我的5年答卷,也是科技人薪火相传、与企业共赴时代的缩影。”
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